西郊新居宴一直持续到傍晚时分才结束,整个西郊的百姓一直将韩映雪一行人送出村口,直到看不到她们的马车了,才各自回村收拾碗筷。
新居宴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温村长又到司徒府邀请韩映雪参加他们明天的腊八节活动。
前世韩映雪听说过腊八节,但她却是没有参加过,前世的父母也没有过腊八节的习惯,现在听到温村长这么一说,韩映雪还真的想去看看,便一口答应了。
“好,什么时候开始?”
“郡主何时方便,就何时到。”温村长恭敬地答道,语气里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好,我明日一得空就过去。”虽然疑惑温村长语气里的激动,但韩映雪并没有多问,只以为西郊很重视这个节日。
韩映雪不知道的是,腊八节一直都有,但西郊的百姓却是第一次,如此隆重地过腊八节。
据说,一千年前的腊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也称成道日,到了这一天,寺庙都会布施腊八粥,后来逐步演变成民间节日。
西郊今年之所以这么隆重,一来是他们以前没有那个条件过腊八节,二来是今年他们为了感谢佛祖,为他们送来了裕民郡主这么好的郡主,让他们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就过上了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套句韩映雪的话,就是他们现在已经实现第一步目标:就是吃饱穿暖,正朝第二步挣更多钱的目标迈进,第三步就是让孩子们,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念得起书,第四步就是希望他们本郊学堂能多出状元,或者进士,报效朝庭。
听着韩映雪的每一步计划,百姓们,特别是汉子们都热血沸腾,古人云:男儿考中状元报效朝庭,要么从军保家卫国。
他们不是没有志向,而是他们连肚子都填不饱,根本就没那个多余的心思去谈理想。
现在他们的日子好过了,他们体内的热血又被韩映雪给激发了。
他们这辈子想要报效朝庭,或者保家卫国都是不可能了,唯有寄希望在他们的子孙后代身上。
而西郊明天腊八节的主要活动就是布施腊八粥,只要是在他们村子落脚歇息的路人他们都会布施,时间是一天,所以温村长才会说韩映雪什么时候过去都行。
从司徒府出来,温村长便去采买明天煮腊八粥的食材,而韩映雪则是忙她的去了。
又到了年尾,又是各间铺子结算工资奖金和分红的月份,还有她去年年尾成立的养老基金。
还有药铺里的分红她要算,如果药铺的分红比养老基金的少,她会劝说九郎一家改买养老基金。
九郎家今年依靠卖豆腐给司徒锁阳做腐乳,日子已经比去年好过了不知道多少倍,听说今年都说上媳妇了,准备明年三月成亲。
定亲宴时他们还特意来邀请她,只是当时西郊那边有事,她没空过去,只吩咐飞兰准备了贺礼送过去。
第二日下午未时中,韩映雪抽空来到西郊,她本想直接到田边村找温村长,但她的马车刚到西郊,就立即被等候在那里的百姓给围住了,个个都想让她到自己家喝腊八粥,看到百姓们对自己如此热情,韩映雪很是开心。
拗不过百姓们的热情,一路喝腊八粥喝到田边村,虽然每个村子都只喝了小半碗,但四个村子加起来也有足足两碗,而且每个村子的碗都很大,等韩映雪的马车来到田边村时,她都已经吃饱,再也吃不下了。
但韩映雪还是下车在田边村逛了一圈,意思意思地喝了一小口腊八粥,就又到下一个村子。
等韩映雪从最后一个村子往回走,人已经饱得躺在马车厢的长凳上不想动弹,小肚子胀鼓鼓的。
“飞荷、飞兰,我今晚,不,我这三天怕是都吃不下东西了,真的是,呃,太饱了。”韩映雪说着,还打了个饱嗝,听到她这么说的飞荷、飞兰抿嘴偷笑。
看来,她们家郡主比皇上还受百姓们欢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