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本来以为西郊那边得十天才能将房子的户型商定,没想到第八天的早上,温村长就来司徒府找韩映雪,说所有的村民一致都觉得韩映雪画的农家四合院好,最后定下了农家四合院这个户型,到时再根据各自家里的地形进行调整。
他们也找泥瓦匠给估了价,建这样的四合院要比建他们现在的这种户型费事一些,像韩映雪图上画的那种有七个厢房套间的大院子,得花费四十八两银,而村里最小的也得建三房两厅的小四合院,这个要十八两银。
要把整个西郊都建上这种四合院,初步估算得九千六百九十八两银,合算不到一千两黄金。
听完温村长的禀报,韩映雪点头道:“那就按商量好的来建房子吧,这房子是同时建还是一家一家轮流着来?”
“既是郡主给银子,大家都想赶在上冻前把房子建好,到时侨迁新居的席面也大家伙一起摆。”温村长恭敬地答道。
“嗯,那就是一起建了,那这人手都请好了吗?”韩映雪又问道。
“都商量好了,这大工咱们就从外边请,小工就自己顶上,这样人手肯定够。”
听到地长这么说,韩映雪便低头做沉吟状,她们这么大面积建房,三百多个院子,若是能像前世那样找到大的施工队承包下来,就好办了。
“这大工得找多少个呀 ?”虽然在王家村里韩映雪有参与建房子,但那时她们只建一个院子,而且还是这个世界固有的,那时光是大工她们就请六个,小工请了三个,还有帮忙做饭的妇人,林林总总加起来都请了十三个人。
“就请二十四个大工,一个村子三个,就是让帮忙看着,其余的都咱们自己上手干,这样就能省下些银钱,而且也不用为人手愁。”温村长如是说道。
现在正值年尾,想要请到大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还是等,现在他们能请到的,立马就能过来开工的大工,就只有这么多,所以他们就想着自己干。
“这样能忙得过来吗?”韩映雪不放心地问道。
“肯定行,这沏墙的活儿也不难,一教就会。”温村长信心十足地说道。
“可作坊里的活儿,还有那决明子枕头谁来做?”现在作坊和枕头可是都有在生产的。
“这作坊的活儿,现在不是都只开半天吗?耽误不了,那决明子枕头,就少做几个,那功夫就能腾出来了。”
见自己所担心的问题,温村长都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韩映雪也就不再多问。
“那大工的工钱怎么个算法?”这才是重点。
“大工每人每天一百文,管午饭,每个月结算一次,至于村里的人,那都是在给自己家干活儿,不用给钱。”
听到温村长对金钱的安排,韩映雪不得不感叹他的精打细算,真的是人尽其用,能省则省,这是建房和挣钱两不误啊!
既然是先拆房子,那今天她就无需给钱温村长了,但韩映雪还是说了句:“需要银子记得跟我说。”
“是,郡主。”事情都禀报完了,温村长还要赶回村子和另外七名村长一起,带着村民们拆房子,便告辞了,韩映雪也要出门到药房坐诊,便和温村长一起离开司徒府。
温村长是坐在韩映雪乘坐的马车的车辕上到的大街,在岔路口便下车和韩映雪分开了。
韩映雪到药房,他则是往城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