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村长负责登记,在温村长那里登记了名字后,温村长便发给那个人一把铁锤,说是用来砸石头的。
领了铁锤的人便站到一边,等着捡石头的人把石头给送来。
其他七名村长负责维护秩序。
温村长这边刚登记到一半,便有捡石的人村民陆续回来了,个个都用箩筐或用竹篮子装着,有老人,有孩子,有妇人。
有力气大的,就自己提着一竹篮子石头,有些是一个老妇人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抬着一箩筐的石头。
看到温村长负责登记,其他的村长则要维护秩序,韩映雪便让飞荷、飞兰负责过称,她则在一旁监督。
就在飞荷、飞兰过称时,韩映雪走到马车旁,吩咐车夫把车厢里的一个小木箱给搬出来。
小木箱搬出来后,韩映雪便自己搬到晒谷场,飞荷、飞兰只称了一箩筐的石头便停了下来,看到韩映雪捧着个小木箱回来,她们才松了口气。
她们知道,郡主手里捧着的小木箱里装满了铜钱,是郡主提前让银庄准备好的,为的就是给村民们发工钱用。
等韩映雪走近了,飞荷才开口道:“郡主,这对祖孙的石头,除去箩筐是一百二十斤整。”
“好。”韩映雪应完,便走到温村长登记用的桌子旁,将小木箱放在上面,然后打开箱盖,从里边数出二十四文给那对祖孙。
祖孙俩拿到二十四文,向韩映雪连声道谢,特别是老婆婆,她是真的没想到,有生之年,她还能靠着捡石头挣钱。
见钱这么好挣,祖孙俩拿着空箩筐又快步往河边走去。
大家伙看到石头真的能换钱,心都定了,特别是等着砸石头的那些壮劳力,就更加是迫不及待了。
因为要看着钱箱,韩映雪分不开身让等在一旁的壮劳力砸石米。
直到温村长登记完了,将韩映雪换了出来,她才唤来温家清,并拿了一块小石头给他,让他将小石头砸碎,最好能碎得像白米粒那样大小。
温家清便用铁锤使力锤小石头,一不会儿,小石头便达到韩映雪的要求。
“这就是我想要了石米了,大家按照这个标准来锤就行。”韩映雪指着地上的石米说高声说道。
“是,郡主。”壮劳力们齐声应道。
见大家答得这么坚定,韩映雪便退到一旁,将地方腾出来给壮劳力们砸石米。
一时间晒谷场上便蹲着上百个人,大家都拿着铁锤砸石头,场面蔚为壮观。
而那些捡石头的村民,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之边送石头,很快登记的桌子前,便堆了一堆像小山那么高的石头。
其他的村长也闲了下来,韩映雪便让他们去找东西来给壮劳力们装石米,只有石米装起来了,才好过称。
庄户人家最不缺的就是竹篮、竹筐之类的东西,很快七名村长便找来了,并分放给一百名壮劳力。
有八名村长帮忙看着,韩映雪便领着飞荷、飞兰,坐上马车离开了。
现在石米有了,就剩下糯米砂浆了。
这个糯米砂浆是她前世一本书上无意中看到的,说是糯米砂浆,其实是糯米、熟石灰和沙石混合而成的复合砂浆,在前世的一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了。
她得回去问问司徒仙茅,在哪里购买的糯米又多又便宜,毕竟她是要用来修路的,那用量可是不少。
十万两对于个人来说是很多,但是对于本郊的八个村子来说,就不一定了,所以那十万两她一定要用在刀刃上,不能辜负了大皇子的一片善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