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琅听出了陆西西这话的弦外之音,天蜀国的人把二公主儿子的护卫杀了?这是什么意思,天蜀国怎么参与进来了?
陆西西还是没有说出自己的目的,她有点失望,但这在变相告诉她陆西西的目的绝不简单。
可到底是什么呢?
天蜀国……不会是陆西西……宋琳琅心一惊。
第二日宋琳琅拿着秀才功名文书来到知衙,和其她考中的举人换了举人的文书。
小二、小三的秀才文书要去县衙那里换取。
按理说喜知府应该出来见一见这些新中的举人,以示勉励,可喜知府并没有露面,这叫这些新举人们都有些失望。宋琳琅想到昨晚陆西西的话,换取完功名文书便和文吏们闲聊起来。
文吏们都知道宋琳琅和林通判的关系,而林通判的女儿又和喜知府的千金是好友,明知道宋琳琅没话找话也不点破,还很配合。
除了宋琳琅也有几个举人留下来,想等着见见喜知府,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下午,宋琳琅能挺住,还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她们不行了,肚子饿了,身体困乏了,还有就是没有宋琳琅那样的厚脸皮,终于再也等不下去,起身告辞。宋琳琅还礼相送,然后……又坐下了。
文吏们都暗自佩服,还真是有耐心。
又过了一个时辰,宋琳琅听到从衙门里出来一行人的脚步声,其中一个正是喜知府,其他的几个人略一探视便把意念收回来,起身道。
“时候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我们改日聊。”
文吏们还有些不舍,宋琳琅说话妙语连珠,见识之独到叫她们耳目一新,下次再聊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喜知府一行人还没走近,这些文吏都是普通人,并没有听到。
宋琳琅告辞出来,又转身问茅房,得了指点往后面走去,果然没多久就见到喜知府小心陪着一个女人往这边走来,后面远远缀着一些人,其中一个还是熟人,正是曹慕容。
有了曹慕容这个指示标,喜知府还是这幅小意的样子,宋琳琅一下子便猜出走在前面的这个陌生的女人是谁。
这就是当今大燕国的二公主啊!宋琳琅大方地打量了了对方,而自小习武的二公主也注意到了宋琳琅,回视了过来。
久居上位者,生在富贵人,身上会自然带出一种特殊的区别于普通人不同的气质,明眼人会马上看出来,二公主看到宋琳琅就感觉这个人有点不寻常,淡淡地问喜知府。
喜知府只知道二公主是朝廷派来查燕卫案子的钦差,并不知道二公主真实的身份。对钦差只要做到叫对方觉得你恭敬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好说。
见二公主问宋琳琅,她也看到了宋琳琅连忙道。
“大人,她就是这次的第一举人宋琳琅啊!”转头招呼着宋琳琅,“小宋!来换取功名文书的吧?”
宋琳琅紧走进步,过来见礼。
“默言见过知府大人!”
喜知府笑着介绍。
“这位是燕大人,还不过来见礼!”
宋琳琅再次弯腰施礼。
二公主看到宋琳琅行礼姿势优雅,标准从容,心里不由又好奇了几分。
当听到喜知府说这个人是第一举人宋琳琅的时候,她就留了心。
宋琳琅,传闻里和曹慕容争夺男人、朔方大剧场的大当家、宋家老二的后辈、发现燕卫尸首牵连入狱之一,现在又是第一举人,第一秀才还是其妹,和林通判、巽家还是姻亲,这样一个人站在面前想忽视都难。二公主仔细地上下端详宋琳琅,比想象中容貌要好得多,清秀、可亲,端丽,书卷气很浓,气质高华,给人一种天地朗阔的感觉,整个人看上去叫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不知不觉,心里生出了好感。
“宋举人。”二公主点了点头,用了个尊称。
从举人往上,只要没有职位只是读书人称为某某举人,视为尊敬。
宋琳琅心底笑了,自己魅惑人心的功夫又精进了。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的缘故,叫她的内家修为境界比起同级别的宗师在某方面要高出一筹,比如就这个魅惑人心。其实也算不上魅惑,称为人格魅力或许更恰当,就如长者之风、中年男人成熟稳重这种东西,都是历经世事沉淀出来的,宋琳琅三世为人,这样的沉淀谁也比不了,加上内家修为的控制自如,天生长了一副温柔可亲的相貌,自然很容易叫人产生好感,二公主不例外。
虽然天色将晚,二公主看意是要离开,但还是和宋琳琅闲谈起来。
喜知府很有眼色,提出她做东,出去找个地方边吃边谈,宋琳琅只为此来,自然从善如流,推荐了几家饭庄酒楼,二公主也有意,等一行人到了酒楼雅阁坐定,二公主已经和宋默谈笑甚欢,成了一见如故的好友了。
一边看着的曹慕容暗里直咬牙,但表面上还要装作平静的样子,偶尔还要凑几句趣,以示捧场。没办法,在对宋琳琅再有怨,可也得给二公主面子。不过她素来瞧不起宋琳琅,始终都是不屑的,倒也不至于憋出内伤。
菜过五味,酒过三巡,二公主兴致极高,话题随意起来,却也尖锐了一些,指着曹慕容道。
“认识她吗?”说着自顾笑了。
宋琳琅大方地点头。
“我们在一起喝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