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7章
    “那金子真被偷走了?还是谎报啊?”宋琳琅适当地露出惊讶的表情。
    “当然是真的了!假的还能这么闹吗!这次可不是谎报,李知县学乖了,叫燕卫派人勘察金子,那还能是谎报吗?这次是金沙,埋在地下不深……”田翠花摸着下巴一副疑惑的样子,“你说有人看着,地上还没有一点挖掘的痕迹,在短短的几天内金沙就被偷走了,那个人是怎么做到的呢?就算是武功高强,也做不到啊,除非是神仙!”
    “你这么说可真是奇怪了,咱们挖金的时候,来去都用人查,挖的时候还有侍卫看着,这个人竟然在人的眼皮底下偷走了金沙,真是奇怪。”
    “现在燕卫在那边查人,官府把整个通道都设了关卡,黑市、金银买卖也全部派人盯上了,凡是有金子交易的都要查一遍。这件事引起了府衙的重视,列为重案!还是咱们这里好,清净啊!”
    宋琳琅想了想。
    “一旦她们在梧桐花查不出什么会不会扩大范围,查临近的县,我们杜家地可是挨着梧桐花的。”
    “怕什么!查吧,又不管我们的事。”
    “上次不是也没咱们的事吗,还不是一样被关了两个月,可见不是有事没事,是倒不倒霉。如果最后查不出来呢,也许会找个人背黑锅。”
    “啊?我们不会这么倒霉吧?”田翠花有点惊恐。
    “咱们应该不会,别人就说不定了。”
    “不是咱们就好!管那么多呢!”
    宋琳琅装做随意地问。
    “田姐姐,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在哪打听的?哦,要是为难田姐姐就别说了,我也是好奇,上次咱们进牢房,我回来听我妹子说,也是你娘打听出来的。”
    “小样吧!少给我来这一套。”田翠花白了她一眼道,“上次我娘是托我哥打听到的,我不是给你说过吗,我哥嫁给了知县的一个亲戚。这次呢,那边出了金子我娘就注意上了,要是谎报也想借个由头给我出气,唐家湾子原来的村长出了点事,我姥姥救了她一命,她和我娘拜了姐妹,她和府衙里的文书办沾亲带故的……反正这里面七拐八拐的关系我也说不清楚!都是我娘打听的!”
    宋琳琅心思一动。
    “可别往外说啊。”田翠花叮嘱道。
    “我知道,放心吧。”
    两人又谈了几句偷金子的是个什么人这才把话题转移到干菜上。
    “这些干菜你能卖多钱……怎么了?”田翠花见宋琳琅神情有点不对。
    “你看看这两种黄瓜干,那个好?”宋琳琅指着高粱杆钉成锅盖上的黄瓜干。
    田翠花一眼就看出来了,一串黄瓜片大,看起来干净,还保留着水分,另一串小、有点发黄,看起来干巴巴的。田翠花收菜的时候告诉种菜的村人不要放在太阳下暴晒,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两天就可以,可现在……
    “这,我还真没注意,我跟她们说了……”田翠花有点生气,忽然想起什么,“我上次给你的干菜也是这样还是就这次?”如果以前的干菜也这样宋琳琅为什么不说?她不知道宋琳琅这是什么意思。
    宋琳琅指了指成色好的干菜道。
    “这是我家晒得黄瓜干,同样的地,同样的年景,同样的做法,为什么会不同,这就是没用心,糊弄我们钱呢。”
    田翠花看着她等着下文。
    宋琳琅叹了口气。
    “上次你给的干菜成色也不是很好,可我觉得第一次不好说什么,这次也是如此,我不能不说了,田姐姐,你别多想,我给你的价格自然是不变的,但你收她们菜就要压压价钱了。”
    田翠花这才露出笑容,原来是这么回事,还以为宋琳琅在怪她呢。
    宋琳琅看出田翠花的意思没好气瞪了她一眼。
    “你又没种菜,也没晒菜,我怎么会怪你!”
    田翠花有点不好意思。
    “你说,价钱压多少?”
    “压多少你自己把握,但俗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货不好还想要高价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再说了,这村子种菜的又不是一家两家,总有干菜成色好的,你比较着给钱,干菜成色好收购价钱就高,不好就低,这样谁也说不出什么。”
    “你的意思是,货好只要不超过上次收购的价钱,货不好往死压价?”
    宋琳琅一听就知道田翠花理解错了,无奈地道。
    “我们的目的是质量,而不是压价。只要她们干菜质量好,我们也能卖好价钱,这样一来我们双方都赚钱了,哪怕收购价钱在提高也行,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你看现在,她们意识里根本没有质量这回事,最后吃亏的不单是她们还有我们。田姐姐,我们要抱着长远发展的眼光,不要局限眼下。”
    “买干菜能长远到哪去?”前面领会了,后面还不懂。
    宋琳琅给她倒了碗绿豆汤。
    “我是这么想的,你看咱们村大小河水很多,南边又有湖泊,不用可惜了。”
    田翠花听出点东西了,两眼放亮。
    宋琳琅笑了笑。
    “我挖的那个池塘你知道吧,就那么大点池塘第一茬鱼就买了这个数!如果再养上鸭子、鸡会怎样?鸡鸭粪便和鱼塘的淤泥都可以当菜地的肥料,这样才长得好,干菜的滋味也浓,只要我们晾晒得当,何愁价钱上不去。而且鸡鸭蛋能卖钱,鸡鸭也能卖钱,这又是一笔收入。但是,这件事一个人两个人不行,形成不了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