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1章 合作愉快
    刘自强还告诉顾铮:“除了一些包装厂、食品厂以及所有成品加工企业外,就连一些我们的竞争对手,都打电话询问什么时候印刷厂才能恢复生产的事情。”
    顾铮表示很满意,“老刘,老李,你们两位找个能暂时接替你们在公司职位的人,印刷厂这边,我就先交给你们两位处理,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就不管了。还是那句话,我只看结果。”
    这里说的“别的事情”,就是收拾与帖子有关的那几个家伙的事情了!
    交代完所有的事情,郭兰香忽然给顾铮打来电话,怒气冲冲的问顾铮什么时候去找她谈收购山楂果的事情。
    顾铮一拍额头,歉意道:“郭总,真的非常非常抱歉,这段时间太忙了,我把最重要的事情给忘了您千万别怪罪,我现在就去厂里找您。”
    郭兰香忽然笑着说道:“小顾,我知道你忙,这两天我又不是没看电视,你现在都成到大红人了。”
    顾铮不知道她是不是在说关于那几篇帖子的事情,索性装傻道:
    “我们公司代言人没找到合适的人选,我这不就赶鸭子上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吗?”
    郭兰香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浪费多余的时间,重新将话题扯回山楂果上面去:“行了行了,我就在办公室泡好了茶等你来。”
    挂了。
    找了个加油站加满油,顾铮开着车前往郭兰香罐头厂。
    从东欧进口过来的饮料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调试完毕,郭兰香踌躇满志的想大干一场。
    眼下国内的饮料市场的现状是,原先以可乐、雪必等碳酸饮料为主导的市场,逐渐向更有利于健康的果蔬类饮料产品倾斜。
    国内不少饮料生产商,抓住机会,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果蔬类饮料,大肆抢占市场。
    在这些饮料中,各种水果饮料占据了极大的市场份额,甚至,目前这些水果饮料已经占据了国内三分之一的市场!
    看看每天晚上黄金档播放的那些广告吧!
    十支广告中,有两支碳酸饮料的广告都算多的了!
    对于罐头厂的未来,郭兰香充满了信心。
    到达罐头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30。
    “郭总,让您久等了,实在对不起!”
    顾铮敲门走进郭兰香办公室,嘴里连连道着歉。
    “坐吧,就不用跟我假客套了。”郭兰香笑着说道:“要不是你,我现在还在发愁怎样让罐头厂转型的事情呢。”
    那天,听完顾铮的一番话,郭兰香颇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晚上回到家,越想越觉得顾铮说的很有道理。
    雷厉风行的郭兰香,在第二天就亲自去到市里一家科技院校,找到最大的领导,许诺“捐献”一座教学楼、一座图书馆,以及两百万元的研发资金,要求只有一个:拿出一份能够让市场接受的山楂饮料表,并能够接受改进的要求。
    那所大学的校长自然乐呵呵的应承下来,半个月之后,亲自捧着一份山楂饮料的配料表以及制作流程、工艺的文件,送到了郭兰香手中。
    因为是罐头厂,制作出试饮的饮料简直易如反掌!
    郭兰香让人将生产出来的试饮装饮料,送去市场上检验。
    出乎意料,试饮装的饮料一经推出,立即引来广大消费者的强烈反响。
    甚至,还有数家大型超市给郭兰香打去电话,要大批量订购山楂饮料。
    得到充足的信心,郭兰香找人打听到东欧那边有出售制作饮料的设备,立即组织人马,办理签证去了那边考察购买。
    眼瞅着饮料设备已经完成安装、调试,却始终都没有找到合格的山楂果供应商。
    此前,不是没人闻风来到罐头厂推销自己的山楂果,就是在以前,同样有不少人前来罐头厂找郭兰香谈合作。
    郭兰香也去过那些人那里进行过考察。
    结果发现,那些人不是收购山楂果的二道贩子,就是一些零散的散户,提供的山楂果在质量方面也得不到保证。
    随手抓一把,都能发现其中存在不少的坏果、干果甚至是都发霉了的烂果。
    别的罐头厂不在意,不代表她郭兰香就不在意!
    正发愁呢,郭大明跟她说了:“顾铮让我跟你说一声,他承包了四千多亩的山楂林……”
    郭大明将顾铮告诉他的话,重新转述给郭兰香,然后补充:
    “我觉得吧,顾铮那小子还是很靠谱的,再者,如果咱们跟他合作,起码能够省去清洗、装卸山楂果的工序,能够节省下不少资金呢。”
    郭兰香没理由反对,一口答应了。
    哪知道,这都过去四五天了,顾铮始终都没有联系她,就忍不住主动给顾铮打了个电话。
    办公室里,顾铮落座之后,郭兰香直奔主题:
    “小顾,咱们就没必要客套了,说说你的价格。”
    早有准备的顾铮沉吟片刻,说道:“郭总,我们承担山楂果的清洗、搬运(就是装车卸车),一公斤我收您2.2元,并且,我承诺两年之内不涨一分钱,您觉得怎样?”
    2005年的山楂收购价,为每公斤1.4元,这还是质量好的,质量稍微次点的,每公斤在1到1.2元之间。
    顾铮的报价,不可谓不贵。
    可是不要忘了,顾铮还要承担清洗跟搬运的费用!
    清洗就不用说了,搬运虽然只是装车卸车,但花费的成本同样不少!
    何况,人家两年之内不涨价,也就是说,两年之内,罐头厂不必为物价、人工、运输等成本的上升负责,全都由顾铮扛着!
    “贵了。”郭兰香往后倚靠在椅背上,“小顾,这样吧,我给你收购价每公斤2元,三年之内你不能涨价,如何?”
    顾铮陷入沉思。
    自从进入21世纪之后,国内的物价就如同坐上火箭,一个劲儿的噌噌往上涨,三年不涨价,顾铮怕自己顶不住啊……
    思来想去,顾铮终于想出来了个应对方案:
    “郭总,我可以同意您的提议,不过,我也是有条件的——
    1、这三年,也包括今年在内。
    2、贵厂每年收购山楂果,最少不低于1500吨,最高不能超过2500吨,数量不足或是超出部分,就按市场价计费。
    您觉得,我的两个条件怎样?”
    郭兰香稍作思忖,觉得自己的罐头厂,撑死了一年也就能消化掉2000吨左右的山楂果,怎么算都是赚,没有反对的理由。
    起身,对顾铮伸出手去,“顾总,预祝咱们合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