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微微点了一下头,道:“旧城改造这个工程我是势在必得,老弟是分管这项工作的,有没有什么方便的地方?”
林小冬笑了笑:“三哥就不要笑我了,在别人眼里,我是叶氏公司的副总经理,但是在三哥面前,什么也算不上。边夕梧在你面前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可见你跟边总经理的关系,就不要为难我了。”
“我没有为难你。”文东的神情严肃了起来,“张驭荣这个人虽然很实干,但是论公司的斗争,还嫩得很。如果不是有你这位合作对像在,他分分钟被吞成渣。”
“公司的事情我不便在背后评论。”林小冬淡然道。
文东轻轻一笑,道:“做生意是你们这些企业家的最大动力,也是至高目标,小冬,帮谁都是帮啊。”
林小冬听得出文东的弦外之音,笑了笑:“三哥要是来鄂江混,就没我这样的人的活路了。”
文东嘿嘿一笑:“我是个简单直率的人,生意上面那些弯弯绕绕想想都让人头疼,所以还是不沾为好。为了这个,家里的老头子和我老丈人不知道批过我多少回,好在倩雯的想法跟我一样,我也就心安理得了,他们拿我也没办法,不过我虽然不喜欢搞这些,不代表我不会跟兄弟们做生意,小冬,我是最看好你的。”
说到这里,文东拿杯子跟林小冬碰了碰:“祝你前途一片光明。”
喝了这杯酒,文东才道:“我说过,我不搞那些弯弯绕绕,所以也跟你直说了,旧城改造工程我势在必得,但是目前与到了一些困难,边书墨跟王义桐谈不拢,主要还是王义桐仗着他过气老子,眼高于顶,我知道你跟王义桐有点来往,所以请你做个说客。”
“三哥,你既然说的这么明白,我也是再虚头八脑的,那是不尊重你了。”林小冬心里盘算了一下,道,“我想你也知道边总经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困难,我跟王义桐接触过没错,不过说到交情,我这个草根还不在别人的眼里,也就三哥你拿我当一回事,所以这说客的事情我还真有做不来,我也顶不了二十多亿的面子。不过呢,我倒可以牵个线,请你跟他二位坐到一起谈谈,成与不成,我不参与。”
文东不说话了,举在手中的杯子也悬在了半空,好一阵子才缓缓放下,缓缓道:“小冬兄弟,有些事情说得太明白就伤人了,我这么跟你说,是想挽回些东西,你明白吗?鄂江这儿不是太好,你也不想在延边干一辈子的吧,总归还是要去京城的,到时候还不是要跟我们两兄弟合作?”
林小冬心头微微一叹,想不到这么快就迎来这一天了,脸上却是没有异色,只是道:“三哥,我还是那句话,我可以牵线搭桥……”
“不说了,当我没提这事。”文东脸上的笑容更甚,“喝酒,牵线的事回头再说。”
文东自然没有翻脸的必要,不过心里怎么想,林小冬不难猜到,之前的融洽氛围也是一扫而空,喝了酒草草散了,临走的时候,文东送林小冬回去,下了车时,他还如之前那样搭着林小冬的肩膀,“记住我的一句话,商场如薄冰,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求人不如求已,这得看在什么情况说,比如旧城改造,靠我自己就不行,商场也是一样,大多的时候也要靠别人,不过那得看靠什么样的人了,靠错了人,麻烦也是很大的。”
林小冬笑了笑道:“三哥的话我记住了。”
文东停下脚步,拉着林小冬的手轻轻在他的手背上拍了拍,语重心长地道:“你认不认我这个三哥,你自己好好惦量,别的就不多说了,明儿一早,我等你的电话。”
说完这些,文东头也不回地上了迈巴赫。
看着消失在灯光中的迈巴赫,林小冬的嘴角不由泛起了一丝苦笑,高轩在跟他说起文东这个人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大相信,现在他总算明白了,这个人比起高轩所说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几句话,有威逼,有利诱,有挟恩,老辣果敢,不简单啊。
林小冬站在门前,没有急着进去,点了根烟,缓缓在路边的道上走着。
气温明显比起之前要高了不少,走在外面,也没那么滴水成冰的感觉,林小冬缓缓踱着步子,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文东这一次亲自过来,目的自然不用多说,话里话外霸气侧漏,而最后的一句话无疑是对林小冬下了最后通碟,明天一早等他的电话,分明是告诉林小冬,是做朋友还是做敌人,想清楚了。
对于这一点,林小冬没有过多的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事件的发展,与文东走上决裂的道路显然没有任何悬念,文东的威胁林小冬也没有放在心上,很多事情并不是说说就能成为现实的,他林小冬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应对下一步的局面。
无论有没有林小冬的牵线搭桥,文东都会跟王义桐谈这个事情,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于公于私,林小冬都要阻挠重新招标的实施,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茹君集团,不仅仅是关系到旧城改造,更关系到林小冬包括张驭荣日后的个人发展,最重要的是,公司的乔代表也对林小冬予以厚望。在经历了这一次的事件之后,万一重新招标,那么这项工作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落在他的头上,想从其他方面再另起炉灶,先不说难度,恐怕边书墨也会百般阻挠,而经此失利,张驭荣搞不好也会夹起尾巴做人,那时候,区区副总经理,尤其是两个被架空了的副总经理,将寸步难行。
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那么要想化解这个危机,必须牢牢控制住王义桐才行。
在商言商,就目前的旧城改造而言,总投资过百亿,按照四成利润来算的话,也有四十多个亿。王义桐提出的赔偿总额也就叶氏公司十亿,这笔钱他们公司自然不可能承担,那么在正规的渠道下,如果文东同意出这笔钱,他还有十个亿的利润,或许对于他来说,十个亿算不上什么,但是延边作为鄂江的省会在进行旧城改造,那么其他地区呢?据林小冬所知,有不少地区也有加大城市化建设的种种途径,这个时候林小冬才明白,文东为什么对旧城改造工程势在必得了,他是想打响名号,进军鄂江乃至整个东北几省。在这种前提下,他宁愿少挣也要进来。而王义桐在前期虽然也有投入,但投入的资金在叶氏公司十亿面前那是小儿科了,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王义桐没有理由拒绝这个利润。
想到这里,林小冬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如果按照这个剧本走下去的话,失败者会是谁不言而喻。
不过林小冬很快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的话,文东也没有必要再通过自己来处理这事,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他与王义桐的协商失败了呢?
林小冬的性格就是作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那么目前他有两种应对方案。
第一种是接受文东的建议,也就是说,他与边书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只是这么做,无疑是把张驭荣甩在了一边,与林小冬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不相同的,也就是说,为了投机而转变立场,这绝对是小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