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秋言是在青凌湖下看完卜云的笔记和鬼修功法的,不眠不休得看了好几天。
不可否认,卜云的确是个天才。他的笔记简单易懂,甚至对于伏秋言这种只对修真问道有个初步的概念的人来说,也能轻易看懂。
卜云在笔记中记载,天地之间有三种气——天气,地气和人气。
天气是指传说中天地初开之时便有的混沌真气,是万物之源,能赋生命开灵智,世间万物依天气而活。
传说如今的仙界中人本就不过是天地初开之时出现的第一批凡人,因有混沌真气的存在,才能成仙成神。
地气就是仙灵真凡四界所拥有的灵气,来源于自然,又用于自然,是修真问道的根本。
自然之中,一花一叶均需要灵气亦能生灵气,天地万物所需灵气一般少于所生灵气,于是就有了供人修真之灵。越有灵性之物,所能产生的灵气越多越多,所以越是在上界灵气便越充沛。
人气是指万物所拥有的气,来源于万物本身,喜怒哀乐、质疑、信仰均是人气,其中人的怨气也是之一。
修真问道需要气,而这气说的便是指天地人三气。
修士通常以灵气进行修炼,他们以灵根为介,储存天地灵气。而后灵气便会游走全身,滋养身体。当体内灵气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血脉就会扩张,这便是修真功法所说的晋级。
而卜云所创的鬼修功法却是以人的怨气为基础的,人间界中人死后成鬼之说便是由于人死时怨气过重,灵魂直接吸收了怨气而修炼成鬼。
凡人死后灵魂不灭,毫无修为的灵魂会被天光接引去地狱轮回,而因怨气成鬼的灵魂却会被天光误认为是修士而留在世间。因此怨魂不能轮回,要么再死一次灰飞烟灭,要么慢慢化解怨气,等待灵魂消散。
卜云的鬼修功法正是专门为没有修炼过的凡人所设计的。因为修真者一旦开始修真,灵魂便不能再轮回,只能化作灵气消散于天地之间。
传说灵魂消散后,一生功过会化为荧光,来到天外之境。那里有着上古至今,所有人存在过的痕迹。
有灵根的人之所以能够修炼是因为灵根能够容纳灵气,鬼修之所以能修炼是因为灵魂与人气本为一体,灵魂自然能够容纳人的怨气。
言归正传,修真需要的东西很简单,一个有灵根的身体,一套功法和充足灵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伏秋言现在灵根应该是有的,只差把记载着功法的昆仑玉简和聚灵石了。
令易说过,人间灵气稀薄,只有用聚灵石方能聚集足够的灵气修炼。伏素能够修炼,聚灵石大抵就在伏素那里,她必须从伏素那里拿出来。
虽说伏素已经开始修真,但只要没有筑基便还是肉体凡胎,不过是能使一些法术,寿命长一些衰慢一些罢了。
伏秋言想起了她逃出伏家时伤到伏素手掌的事,讥讽地想到:“修真之人又如何,还不是一块凡铁便能伤到的。”
******
伏素最近因为慕容瑶的葬礼已经好几天都没睡了,不仅仅是伏家只有他一个主事人,哪怕在不愿意也忙得心力交瘁,更是因为最近的事情已经越来越脱离他的掌控了,从伏秋言莫名奇妙偷走了昆仑玉简,又莫名其妙成了自己和慕容瑶的替罪羊开始。
他至今还有些恍惚,他不知道自己的儿媳,整整二十年的盟友怎么也就这么死了呢?
没错,他跟慕容瑶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结成同盟了,从二十年前青凌灭族开始。慕容瑶要青凌山,而他要聚灵石,一拍即合。
伏素知道自己是有修仙的体质的,应该说七大世家的每一个家主都必须有修仙的体质,
世家出身的每个嫡系一出生就要用聚灵石测灵根,如果有灵根就留下,如果没有灵根就送出去用有灵根的孩子换掉。不然,就算是有灵根的人越容易生出有灵根的孩子,整整五百多年,怎么可能一脉传一脉传到现在还个个世家都有灵根呢?
问天石可不会骗人,女帝诞问天石流光溢彩,可不是虚张声势,骗骗百姓的。
换子的秘密,只有世家的家主知道,甚至连他们同为嫡系的夫人和子女都不知道。
想想也是可怜,明明出身高贵,却可能被最亲的人换走了自己的孩子而不知,一辈子抚养着别人的孩子长大。
如果不能成为家主,将永远不知道这个秘密。甚至,哪怕成为了家主,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亲生。
大垸的先祖,真是变态。
伏素至今记得自己初任家主时,父亲告诉了自己世家换子的秘密。那个长得和自己一点都不像的儿子,内心是如何得恐惧和难以置信。
如今想来,真是可笑。是不是自己的亲子,又有什么可在乎的呢?既然长生不死是自己注定的归途,又何必在乎什么子嗣。
不过,他还是不得不感谢那个脑袋空空如也,除了所谓的“爱情”什么都塞不进去的所谓儿子。
青凌虽为小国却兵强马壮,二十年前,他派伏虎潜伏青凌探听聚灵石的下落,试图借机窃取聚灵石。没想到那扶不起的,不仅没有找到聚灵石,反而爱上了青凌的公主赵柔儿。
也正是因为爱上青凌的公主,伏虎才会在青凌公主重病的时候,求到慕容家,让慕容家重新动了与伏家结亲的心思,因而害死了慕容瑶的情人斩月。
慕容瑶为了救情人,不知从哪里得来了死而复生的邪术的,那邪术需要无数的冤魂和一个聚阴之地,而青凌山上正式是最适合的地方。
于是慕容瑶来找了伏素结盟,一个要亡魂和青凌山,一个掘地三尺也要找到聚灵珠。再拉上唯利是图的端木家,有便宜就占的皇族,一族——而已。
至于什么端木家的商路,大垸的税收,不过是慕容瑶和伏素向端木家和皇族借兵的理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