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十八章民国寻求30
    很快, 那个离开的士兵就回来了,在他身后,跟着王三少。
    王三少看到安西, 神色惊疑不定, 昨天他才说了四弟的情况,晚上四弟就出事了。
    医生说,只差一点点, 四弟就救不回来了。
    唯一的好处是, 他也彻底洗脱了嫌疑,不用被关在76号了。
    对着王三少面无表情的脸, 安西微微一笑,“我懂一点中医,听说四少出事了,就过来看看, 希望能帮得上忙。”
    三少点点头, 和守门的士兵打了招呼,“是我的朋友, 让他进来吧!”
    士兵们对视一眼, “只能待一个小时, 不准乱跑,也不准去其他地方。”
    安西点头,“我会注意的。”
    跟在三少的身后,他明显感受到, 三少对自己的排斥,这是之前没有的。
    安西也不多做解释, 有时候, 解释就是掩饰, 只会越描越黑。
    走到四少的病房,里面有两个人,是一对年轻的男女,三少介绍到,“这是我大哥大嫂。”
    说着,又给自家大哥介绍,“这是我和四弟新认识的朋友安西,是北平大学的老师。”
    王大少是一个很有威严的人,神色严肃,对着安西点头,有礼有节,却也带着上位者的审视。
    王少夫人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笑容和煦中还带着一丝忧愁,“谢谢你来看四弟。四弟醒了一定会很高兴,他最喜欢交朋友了。”
    安西笑着点头,“不客气,四少也是我朋友,知道了于情于理都该来看看的。何况我还懂一点医术,如果能帮得上忙就最好不过了。”
    王少夫人惊讶,“安先生还懂医术?那还请先生为四弟看看。”
    安西见其他两人没有异议,走到病床边坐下,手伸到被窝,拿出四少的一只手,细细的诊脉。
    半响,他放下手,“四少没事,手术做的及时,只好休养的好,不会影响身体。我这里有一些养身的药丸,温和无副作用,能助四少早点养好。”
    说着,他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交到王三少的手里,微笑安抚道,“放心,不会有任何问题,我有分寸的,可以和西药一起用。”
    三少微微垂下视线,看了一眼手中的药。
    他听明白了,这话不仅是说药没问题,就是四弟身上那道致命伤也是没问题的,是有分寸的动手。
    那这是不是说,这动手的人,就是眼前人?
    三少张张嘴,还是什么都没有问,这里是日本人的医院,到处都是眼线,说什么都不合适。
    他收下药,“谢谢。”
    “不客气,应该做的。”安西微笑。
    几人又聊了几句,之后安西就告辞离开,前后不到半小时。
    看他这么老实的离开,医院里监视的视线终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76号的人又出现了。
    之后的日子,安西不再去书店了,而是四处逛街购物。
    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七了,再过几天就是新年。新年过后,他就要离开上海回北平去了。
    在回去之前,他多买点东西,毕竟上海是经济中心,在这里能买到的东西,在北平不一定能买到。
    身后的尾巴又跟了几日,发现他是真的没有任何异常,就撤掉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之前76号的犯人全逃了,上面大怒,让他们立刻把人重新捉回来。
    76号的人手已经撒出去了,可在人口密集的上海,找人哪是这么容易的事?
    他们没日没夜忙了几天,硬是一点线索都没有。有人猜,那些人会不会已经离开了上海?
    这也不是没可能,可是上面的人不管,只一个劲的施压。
    没办法,76号只好调集了所有的人手,把上海一寸寸翻过去。
    至于安西这个无关紧要的人,已经不值得他们关注了。
    新年,安西是方家人一起过的,知道他年后就要走了,两孩子万分舍不得,天天粘着他。
    经过这些日子,他们已经适应了上海的生活,和亲人也相处的很好,但和安西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安西拍拍两人的头,权当安慰,最后这几天,就好好陪陪他们吧!
    年后
    方文山动用了一点关系,帮安西弄到了一张一等座的包厢票,巧合的是,居然又是王家的火车。
    在离开上海之前,方文山已经官复原职了,甚至还往上走了一步。
    不,应该说,其实年前,就已经有人主动过来请他了,还是主管经济的日本官员。
    方文山找了一堆借口,和那人打太极,无论怎么劝说,就是不答应。
    说自己当初是多么辛苦,说自己被冤枉又是多么的愤怒与不甘。最后又说自己年纪到了,不如回家乡养老好了。
    那个日本人听出方文山是要好处,愤怒的离开了。
    可大年三十那天,德国人那边出了事,一项原本谈好的粮食生意黄了,这对于日本人来说,可是重大的打击。
    他们要养军队,怎么能没有粮食呢。可偏偏日本本土,生产出来的粮食,不足以供给这么多士兵。
    而在上海当地,粮食购买也是受到限制的,其大部分都被青帮截留,剩下的,还有许多许多人分。
    青帮的粮食,都是供给上海老百姓的,如果日本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强要,必定会引起众怒,在过年这样的大好日子里,如果老百姓怒了,那真的就彻底压不住火气了。
    毕竟对于华夏人而言,平时再苦再累也能忍,可大过年的,居然吃不到粮食,还要饿肚子?那怎么都忍不了。
    所以,和德国商人那份粮食买卖,就至关重要。
    可一个日本浪人,喝多了一点酒,打伤了商人的朋友,导致两方的关系恶化。
    原本这样的事,是由方文山出面调停的,他为人八面玲珑,一向做的很好。
    可自从方文山被休息之后,接手的是一个日本人。
    这人有点刚愎自用,偏心日本自己人,对着来讨公道的德国商人,再三推诿,彻底惹怒了他。
    日本官员没办法,就想找人居中调停,最好的人选无疑就是方文山了。
    于是就找到了方家。
    可方文山狮子大开口,不仅自己要钱要官位,还给德国人要了一大堆的好处。
    日本人不答应,就此耽搁下来。
    安西走之前,日本人坚持不住了,再不买粮食,日本军队就要缺粮了。
    于是方文山的目的达到了,官复原职不说,还往上升了。
    借着这股东风,方文海的厂子也飞速筹办起来,不过短短几天,就已经有了眉目。
    安西在站台上,和方家人告别,一一抱过两个孩子,就提着自己的行礼上了火车。
    身后,是两个孩子不舍的哭声。
    去到自己的包厢,他放下东西,坐了一会儿,有人过来敲门。
    安西疑惑,“谁啊?”
    打开门一看,居然是王四少!
    他穿着保暖的棉衣,面上还有点苍白,但打扮精致得体。
    安西惊讶,“你不是生病了吗?怎么不在家里修养?”
    王四少虚弱的笑笑,“请我进去坐坐呗,有点支撑不住了。”
    安西一听,连忙扶着他回了包厢,让他坐在沙发上,想了想,又把床上的被子拿过来,盖在他身上。
    “哎,我大哥怕我再惹祸,这不,一过完年就赶我回北平了。”
    王家的老家虽然在南方,但几代人都已经在北平定居,所以王四少要回家,也是回的北平。
    “可也不用这么赶吧?你身体还没养好呢。”安西不解的道。
    “是啊,我也纳闷呢,可我大哥说,这些天一直有人在医院监视我,就连王家也不例外,甚至有人偷偷进我大哥的书房。为了安全,还是送我回去严加管教吧,免得牵连了他。大哥的书房虽然不是什么军事要地,但也关系到王家不少产业,真不能让一些外人知道了。你说说,我只是去看个赛马,怎么就惹上这样的麻烦呢。”王四少无可奈何的摇头。
    安西失笑,“现在没事了就好,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四少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希望吧。说起来我们也是有缘,一起来上海,又一起回北平。正好我现在身子虚,不能出去交际,不如你和我做做伴,陪我说说话呗。”王四少说道。
    “好啊,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安西不知道四少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两人说话间,火车缓缓发动,渐渐离开了上海火车站。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王四少有点支持不住了,请安西送他回去。
    四少的包厢,就在安西的隔壁,很快就到了。
    扶着他躺下,安西拿起手边的热水瓶,给他到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那我先回去了。”
    “等等,”王四少阻止,示意安西凑过去。
    安西看他这样子,把耳朵凑过去,只听四少声音轻的几乎不可闻,“谢谢你来救我。”
    安西挑眉,“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哥告诉我的。”四少轻笑。
    安西定定的看着他,“不,你那天就发现了吧?”
    这下换成四少挑眉了,“何以见得?”
    安西没回答,这里不是谈话的好地方。
    他站起身,“你休息吧,我先出去了。”
    王四少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沉思了好一会儿,然后把被子拉了拉,闭眼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