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九十五章民国寻亲7
    和周老商量完, 安西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房间休息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老就过来敲门,两人先去楼下的餐厅用过早餐, 再一起出发去周老家。
    安西有点好奇, “周老,您家就在北平,您昨晚怎么还住酒店?”
    “哦, 这个啊, 酒店举行交流会,有许多中外学着参加, 学校也为我报了名,为了方便,酒店就统一安排了住宿。”
    “那交流会结束了吗?”
    “还没有,今天是最后一天。”周老摇头。
    “您不参加了吗?有事您可以先忙, 我这边不着急的。”安西一听, 立刻道。
    周老摇摇头,“没什么意思, 说是说中外交流, 可他们说的内容都很浅显, 不能说没用,可作用也不大。我昨晚就想离开了,这不是碰到你了嘛,就多住了一晚。”
    吃完饭, 他们走到酒店门口,一辆崭新的黄包车立刻跑了过来, 李车夫笑着道, “周老先生, 您出来了,车已经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周老点点头,“我家离的不近,需要坐黄包车过去,这是我包下的,你要是放心,我让他介绍认识的人给你。”
    安西当下点头,有相熟的,肯定比陌生人好,“那就麻烦了。”
    那个车夫一听,立刻转身对着身后招呼了一声,“生子,来客人了。”
    “来喽,”当下就有一个人到中年,看着瘦削的男子,拉着一辆半新半旧的黄包车过来。
    李车夫笑得谄媚,“先生,您别看我这兄弟生的瘦,很有一把子力气,黄包车拉的又好又稳。他是个仔细人,车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就是时间长了,难免显得有点陈旧,您千万别介意。”
    安西点头,等生子拉着车过来了,仔细看了一眼,旧是旧了点,但干干净净的,这就可以了。
    没多说什么,直接带着两个孩子上了黄包车,自己坐中间,两个孩子放两边,然后用双手护着。
    见他们坐好,周老那边也上了车,往前带路。
    路上安西问下价格,到周老家跑一个多小时,才只要五分钱,因为是带着两个孩子,生子就没有加价。
    真的有点便宜,他又问了包车的价格。
    生子一边慢跑,一边小心翼翼的道,“李哥的车是今年新换的,要稍微多一点,包月一月三块钱。”
    听着是挺少,但大家都非常羡慕。像他们这种接散活的,最远一趟也不过挣五分,一天能挣个两毛就已经是累死累活了,再交给车行一半,每天就只能留下一毛。
    一个月下来,顶多也就是三块钱。看着和包月一样,但差别大了去了,包月就只要服务一个人,每天来来回回的,也就是四五趟的样子,而且能保证三块钱到手。
    散活就不一样了,看天气也看运气。
    有这一个月三块钱,就能保证一家老小的嚼用,还不用撑着身子死熬。
    安西想了想,“那我包你一个月吧,也是三块钱,只是我的时间不确定,可能随时需要车,因此你要谁时候着。”
    “好嘞,谢谢先生。”生子兴奋不已,立刻开口答应。
    路上,看到了一个挑着框子叫卖的老农,安西瞄了一眼,是大颗大颗的水梨。
    让生子停下,安西问老农,“老伯,你这梨子甜不甜?”
    “甜,可甜了,这是最早的一批,您别看长的粗糙,但汁水足,好吃的。”老农满脸皱眉,手上瘦的都快成皮包骨了。他颤巍巍的拿出一张手帕,拿起一个梨,狠狠擦了几下,递到安西的面前。
    安西也没推脱,接过来咬了一口,清甜多汁,确实不错,“多少钱一斤?给我来五斤。”
    老农一听,连忙从另一个框里拿出一个藤条编织的篮子,往里面装了十来个梨子,“先生您看,总共五斤多快六斤,一斤一毛钱,收您五毛。”
    安西饶有兴趣的看了那编织篮一眼,做工虽粗糙,但造型有趣,带着一股子西南风情。
    “这是你们自己编的?还有吗?”
    老人连忙把篮子都拿出来,一共五个,每一个都不一样,但都很好看,“是我老婆子编的,不值钱,先生您要是喜欢,就都给您了。”
    安西没多拿,再挑了一个,给了老人一块钱。
    重新出发后,问过生子,知道现在还有其他的水果可买,就让他绕了点路,再买了点水果,装满了两个篮子。
    等到周老家的时候,周老已经回来二十分钟了,和夫人韩娟正等着呢。
    安西带着两个孩子下车,对着二老不好意思笑笑,“抱歉,让你们久等了,路上耽误了一点时间。”说着把两个果篮递了过去。
    韩老夫人嗔怪道,“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以后可不能这么见外了。”
    她顺手接过果篮,一看到那两个篮子,不由的惊喜道,“呦,这两篮子可真好看,你是哪里买的,我还没见过这种样式的。”
    安西笑着介绍,“这是西南一个少数民族的特色,那里的姑娘们喜欢编织各种造型的篮子,尤其在春天,百花盛开的季节,她们会编织花篮,用来装水果。我也是路上碰到了,觉得有趣才买了两个,可是人家是买梨子的,这篮子是用来装梨的,我总不能做那买椟还珠的事吧,于是就一起提来了。”
    这话逗得韩老夫人失笑不已,“你个促狭鬼,要这么说,这篮子我收下了,梨子水果什么的,你就带回去吧。”
    安西也笑,“那哪行啊,上门送礼就送个空荡荡的篮子,这显得我多不懂礼数啊!老太太,您可不能害我呀。”
    两人说说笑笑好一会儿。看的出来,韩老夫人是个活泼爱笑的老太太,并且对安西极有好感,拉着说个不停。
    倒是周老,看他们说了这么久就是不停,连忙打断,“好了,好了,我这还有事呢,你们别聊了。”
    说着他就指着安西身边两个孩子对老夫人道,“这就是我刚刚和你说的孩子,我今天带安西去学校,孩子你先帮忙看着。”
    安西听闻,连忙蹲下来对着两个孩子道,“今天你们先在韩奶奶这,不可调皮,晚上我忙完就过来接你们,好吗?”
    方芷嫆是个没心没肺的,听了跟没听一样,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桌上篮子里的水果,眼神中都是渴望,嘴角还有可疑的水渍。不过她也乖巧,即便想吃,也没吵着要。
    安西其实早就看出来了,只不过这是要送礼的,等晚上回去看到再买一些吧。
    方止戈的性情会更敏感一点,牢牢抓着安西的一只手,时不时抬头打量韩老夫人两眼,见到她慈和的微笑,顿了顿,才缓缓点头。
    安西摸摸两人的头,牵着他们的手交到老太太手里,“麻烦韩老师了。”
    虽然已经退休,但从刚才的话中,韩老太太更喜欢别人叫她韩老师。
    韩老师牵着两个孩子,满脸笑容,眼中都是慈爱,“哎呦,真是两个可爱的家伙。安西你就放心吧,我们戈戈和嫆嫆这么乖,哪里需要担心。”
    看这边交代好,周老就迫不及待的拉着安西出门,门外,两位黄包车师傅正等着,他们坐上车,直接去了北平大学。
    这个世界的北平大学并不是很大,但学术氛围很浓,从大门到周老的办公室,一路能看到很多学生。
    他们或围在一起讨论某个学科,或一人抱着书静静的阅读,或者缠着老师问各种问题。
    周老大概平时比较和善,一路走来,遇到了好几拨询问的学生。
    看的出来,他是以为负责任的教授,哪怕着急,可一旦学生问了,还是耐下心来一一解答。
    同学们也识趣,看到周老面露焦急,大部分都踟蹰着没有上前。
    周老见此,拉着安西一路小跑离开了。
    学生们:......他们是什么洪水猛兽吗?
    所以?
    周老身边的人是谁?他们这么匆匆忙忙的要去干什么?
    即便再忙着学习,也不耽误同学们八卦,尤其周老还是全北平大学的名人。
    没错,在北平大学,你可以不知道校长是谁,也可以不了解自己的任教老师,但不会不知道周老。
    要知道,当初北平大学就是周老和钱老合办的,现任校长和上任校长都是两位的学生,钱老去世后,周老就是唯一的元老了。
    如果不是他一心研究和教学,其实他才是真正的校长。
    那个长的格外白净的年轻人,能得到周老的青眼,真是太幸运了。
    “你们说,他是不是周老的亲戚?”
    “应该不是吧?不是说周老的亲人都去了国外,这些年,学校能拿到源源不断的捐款和资料,还要多亏了周老的儿子。”
    “我看也不像,应该是学问很好吧,周老一向欣赏有才华的学生。”
    “你们是没看出来吗?周老带着他去了办公室啊,你们说,周老在办公室还能干什么?做研究呗!”有个机敏的学生这样说道。
    “诶?他看着比我还年轻,难道也是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学者?”
    “应该.....是吧!”说话的人不确定的道。
    “是,就是不知道他是学生,还是老师。”还是那个机敏的学生,“突然有点期待呢,能被周老看中,一定有真才实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