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复职
    大夏朝与明清相仿。
    京城叫宁城,位置在现代的南京一带。
    商澜是北方人,租房时想起了苏轼的诗:“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当然了,她只是一个搞刑侦的女警,并没有大文豪苏轼的境界,之所以喜欢竹,纯粹是新鲜感作祟。
    金鱼胡同不是正儿八经的胡同,街道前有一条丈余宽的小溪,溪水边栽了不少竹子,风景优美。
    环境好,租金也贵。
    东厢房十几平米的一间小屋子,月租八百文,这还不算什么,据说大比年年初时会涨到三两。
    原主在六扇门当差一年,每月进账三两。虽说赚的银子都自己拿着,一整年下来也不算太少,但去掉每月固定花费、出差陆洲时的额外消费,以及买瓷器的钱,剩下来的不多。
    商澜总共还有三两碎银。
    她之所以敢把房子租在这里,是因为萧复借她的五百还剩三十八两。
    背着五百两的巨债,企图靠打一份每月一两银的短工来还,真的太难了!
    商澜叹了口气,卖力地把装瓷器的木箱子从马车上卸下来,再一箱箱搬到铺子后面的库房里。
    五趟走下来,后背全湿。
    商澜用袖子擦了把汗,搬起第六箱。
    “慕容……商澜!”有人在马路对面喊她的名字。
    商澜放下箱子,往对面一瞧,只见谢熙牵着一匹黄骠马旁,正热情地朝她招着手。
    “不是说清楚了吗,怎么又来了?”她咕哝一句,还是过去了。
    从慕容家出来的第二天,她就走了一趟六扇门,把陆洲的任务交了,差旅费报了,同时还领到一份炒好的鱿鱼。
    ——新上任的六扇门门主是原副门主,祁劲松。此人一直认为女子在六扇门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因此一转正就把六个女捕快打发了。
    失业的同一天,谢熙对她表明了态度。
    原本只是相亲的关系,肯说一声已经是良心了,商澜举双手赞成。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古代生存不易,她必须允许谢熙变心。
    “谢哥,什么风把你吹这儿来了?”商澜问道。
    “当然是夏天的熏风,慕容……商捕快,门主派我请你回衙门。”谢熙拱了拱手,“恭喜官复原职。”
    商澜大悦,毫不矜持地露出八颗整齐的小白牙,“此话当真?”
    她是笑美人,笑的时候五官飞扬,格外灿烂。
    谢熙还是头一次见到笑得如此张扬的慕容蓝,心里咯噔一下,隐约生出了丝丝悔意。
    他强行别开视线,落在商澜褐色的长褂和布满尘土的玄色布鞋上……然而,她打扮虽寒酸,但整个人完全没有寒酸的意思,身高腿长,挺拔明媚。
    “当,当真。这种事岂是开玩笑的,商捕头跟掌柜说一声,咱们这就走,莫让大人久等。”谢熙指了指已经在门口张望的瓷器铺掌柜。
    “那你等我一会儿,掌柜岁数大了,我帮他把剩下几箱瓷器搬进去。”商澜大步跑回去,搬起一箱,边走边跟掌柜辞工。
    掌柜听说商澜要回六扇门,不但不敢拦,还要给她结算这几日的工钱。
    商澜不等人家找到接替的就撂了挑子,不好意思拿工钱,再三谢过掌柜,同谢熙一起回了六扇门。
    六扇门门主签押房。
    祁劲松大约四十出头,身材健硕,浓眉大眼,男子气概十足。
    商澜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祁劲松对女子不太友好,是个妥妥的大男子主义。
    祁劲松大马金刀地坐在书案后,双手压着上面的一张文书,头略向前伸,瓮声瓮气地说道:“叫你回来,是因为有个案子需要你帮忙。”
    你大爷的,耍人玩呢!
    商澜瞪了一眼无措的谢熙,有些生气地反问道:“所以,我辞了工,祁大人却只是叫我帮忙?”
    祁劲松脸色一沉,低下头,到底道:“回来可以,前提是破了这个案子。”
    头习惯性向前伸,说明此人攻击性强;沉了脸,又回避她的视线,说明他不愿接受她破案之后的结果。
    商澜猜测,她能复职大概是上面压下来的结果,这位祁大人并不情愿。
    那么,谁会为她说话呢?
    她只认识一个萧复。
    如果是萧复,他又为何多管闲事?
    怕自己消沉下去,北镇抚司便再也找不到慕容飞一案的线索?
    呵呵……
    这算什么,因祸得福吗?
    祁劲松见商澜久久不答,直勾勾地看着他手下的文书,终于有些不耐,把文书往下一带,扔进抽屉里,“不同意就算了,小谢送她出去。”
    谢熙心里窝火,又不敢顶嘴,只好强撑着笑意说道:“慕容姑娘……”
    “我叫商澜。”商澜打断他的话,“祁大人,我同意了,哪个案子?”
    祁劲松有些失望,眉心拧成一个大疙瘩,看向谢熙,“飞花令的案子就交给你们了,小谢带她去看看‘飞花令’的卷宗。”
    谢熙怔了好一会儿,最后白着脸说道:“是,门主。”
    商澜敷衍地道了声谢,同谢熙一起出了签押房。
    “飞花令是什么案子?”她有预感,如果祁大人不想让她回来,案子的难度一定不小。
    “唉……”谢熙叹了口气,“这是一桩陈年老案了,每年死两三个,五年死了十四人,到现在连个嫌犯的影儿都没看到过。”
    外面热,二人去了捕快们休息的倒座房聊案情。
    房间不大,中间放着两张八仙桌,桌旁摆着八条长凳子。
    谢熙请商澜坐下,在桌子上随意挑了只有水的杯子,灌了好几大口,才把案情娓娓道来……
    飞花令,原是读书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但在这桩案子里,则是一桩连环杀人案的核心内容。
    此案的死者皆为女人,死亡时间均与某一种花的盛开有关。
    死者被绳索勒死,头上插一朵盛开的鲜花,遗容安详美丽,小衣里塞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有“花”七言的诗词。
    十四个人十四句诗词,每一句都符合飞花令的规则。
    这就是“飞花令”一案的综述。
    第一桩案子发生在昭和元年春。
    案发地在西城美人丘,死者是暗、娼,二十八岁,发髻上插的是艳黄色的迎春花,纸条上书:春花春月年年客。
    第二桩案子发生在昭和元年秋。
    案发地是距离京城不到五里地的一处野树林,死者是个十八岁的小媳妇,发髻上插着菊花,纸条上书:不是花中偏爱菊。
    第一桩“花”字在第二,第二桩“花”字在第三,以此类推。
    今年六月死了第十四个,死者是花间楼的头牌,案发地是她的房间,发髻上插了一朵硕大的荷花,纸条上书:花底忽闻敲两桨。
    ……
    十四桩案子,谢熙最熟悉的是最后一个,所以,他去库房找来了卷宗。
    古代没有先进的技术,能保存的证据有限,卷宗极为简陋。
    除了几个疑似的脚印尺寸,飞花令,一脉相承的毛笔字,同样的竹纸,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
    第一桩案子来啦。
    因为要等第一个推荐,字数有点少,抱歉抱歉。
    备注:春花春月年年客,为纳兰性德的诗句。
    不是花中偏爱菊,为元稹的诗句。
    花底忽闻敲两桨,为欧阳修的诗句。
    感谢在2020-08-12 22:52:09~2020-08-13 23:46: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轻语 5瓶;a-i-u 4瓶;忧郁的腿毛 3瓶;繁华映月、yoyo88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