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志不满了,直接就叫嚷了起来,说他这是拿大家的生命开玩笑呢?到时候,要是迷路了,所有人回不来,都得死在这一块儿。
结果,黑脸汉说了,他接到的命令,是要去尽头看一看。既然现在这地方依然有,那就只能继续的走。
于是,张忠志和他开始吵了起来,两人情绪都十分的激动,那样子,看起来是要开片的节奏了。
当然了,老话说得好,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穿得在叼,一砖撂倒。
黑脸汉人家是当兵的啊,手中有啥?枪呢!
跟张忠志吵吵闹闹的之后,他干脆懒得说话了。直接举起了枪,对准了他的脑袋,冷冰冰的就是一句,“现在这里是我说了算,这是军事行动。如果你们敢逃跑的话,到时候就休怪我以临阵脱逃罪名,枪毙了你们。”
这话说出来之后,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被黑脸汉和他的士兵们给吓到了。我们从头到尾,好像是都忘了一点,之前他们说得再好,说到底,他们还是当兵的。
秀才遇到兵,你有理说不清啊!
人家一枪毙了你,看你咋整?
没办法,大家只能继续的走。
倒是杨明亮这家伙留了一个心眼,走一路,就在路边刻上一个记号来。
我不由得钦佩,这家伙还真是胆大心细。
这地方到处都是洞口,我们要是走岔了,没有记号前进,但是可以自己留记号。大不了,到时候又倒回来呗。
“嗯,不对劲儿,这地方太邪门了。”
关键时刻,那边的风水先生,又开始说话了。我们扭过头去,怪异的看着他。
这家伙拿着一个罗盘,正在观看罗盘上的东西。
我们全都凑过去,仔细的看了看,这才发现他罗盘上面,不断的有东西在旋转着。
我纳闷了,赶紧掏出自己的手机来,看了看,发现时间也是错乱的。
这……
“附近有很强的磁场!本来地底下,就经常遇到这事情。”张忠志恨恨的说。显然,刚才被人家用枪支着脑袋,让他有点丢面子。
我说那更要多留点记号了。到时候,在里面失去了方向,我们也可以往回走。
他们都很赞同,然后我们开启了涂鸦模式,在四周到处的都画上了各自的记号。
接着,走过去,这下子要面临着选择了。到处都是洞口,我们到底应该往哪儿走?
关键时刻,杨明亮开口来了一句,一个个的试!
我不无好奇的问了句,咋试?
“罗盘!”
最后,到底是咋继续的走呢?
居然是用罗盘,挨个儿的洞口去试验,看到底指针抖动最厉害的,是那个洞。
还真别说,真就找到了一个。
我皱着眉头,说这样试的话,我们充其量也就是找到了磁场最强的地方啊。
杨明亮说,他觉得,肯定这磁场有啥关联。
我说万一没有呢?
他淡淡的回了句,那你有更好的办法么?你要是找得到的话,那就当我刚才的话没说。
得!他牛拽,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于是,我们只能朝着那洞里面钻了进去,继续的朝着前面走。
走着走着的,还真别说,杨明亮这家伙蒙对了。前方开始出现一些痕迹了,但是,这奇怪的痕迹,并不是日本人留下的,而是一个古怪的图文。
谁也不认识上面的字啊,这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呢?
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没说话。
只有那边的中年男人,开口来了句,“浮城!我们好像找到了不得的东西了。”
大家都好奇的看着他。
黑脸汉更是直接追问他,到底咋回事儿?浮城又是个啥东西?
中年男人,好像是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只能尴尬的解释着说,他师父小时候,告诉了他一件事情。
问他到底啥事情?
他说关于李淳风和袁天罡的事情。
我听到这两人,还真是皱眉头。
不用说啊,大唐的两位奇人嘛。
他们奇在哪儿呢?
我这儿说两个故事。
据说,当时武则天家人接待袁天罡,因为他乃当世奇人。所以,就叫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来,让他看看。
袁天罡瞄了一眼,只说将来官拜三品,保家可以,算不得富贵。
武家人将信将疑,把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叫出来。袁天罡说了一句,此女贵而不利夫。
可把武家人气坏了,认为他在日白扯谎,把小女武则天叫来。还让她男扮女装,专门来整袁天罡。
没想到,武则天一出场,袁天罡惊为天人,围着她就转了几圈。一个劲儿的说,“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只是可惜可惜,是个男身,倘若是个女子,将来定为天下之主!”
后来的事情,也果然验证了袁天罡的话,武则天当了女皇帝。
再说说另一件事情,关于乾陵的。
历代帝皇,登基之时,都会为自己修建帝陵。
武则天也不例外,但墓地得选择一个风水绝佳的好地方。于是,她差遣李淳风前去寻找……
李淳风走了很多地方,全都不满意。最后行至陕西乾县,突然惊讶,开了风水罗盘,选到了宝地。于是,在地上挖了一个坑,埋下一枚铜钱做记号,回去赴命。
要换了一般皇帝,也就算了。武则天聪明至极,不可轻信一人之言,也好趁机实验下自己这两位大能人,是否有真本事。
于是,又命令袁天罡去寻。
袁天罡寻到一处宝地之后,在那位置,扎下了一根玉簪做记号,回去赴命。
武帝命手下前去查看,你猜怎的?
袁天罡的玉簪,正好就插在了李淳风的铜钱眼里面。
大致留下来的就这两件事情吧。
中年男人对我们说,这两位主儿呢,最厉害的还是他们合作了一次,整了一个“推背图”出来。
。这书是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据说不仅推算出了大唐国运,还推算出了中华以后两千年的历史重大事件。
不过,后来有人谣言,这书预言了宋朝灭亡的命运。一时间,大宋人民是人心惶惶,宋太宗下令禁此书,所以流传至今都是真假混淆的假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