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孩子从来都是把所有的事情放在心底,所以以前父皇母后都夸自己活泼可爱,把什么事情都挂在脸上,是个直爽的人,反而担心这个小弟弟,生怕他忧思过重而离去。
谁知道呢?就这样一语成谶,她也觉得就是冥冥之中的宿命吧,在弟弟登上皇位的十九年后,她再次见到她已经是君臣之别,她跪在了地上,那人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她真心痛啊,那是她的弟弟,才二十八岁,最好的年华,走路却也费劲了么?
当年扶持幼帝登基,腥风血雨,皇族十几子死的死,废的废,是因为太祖儿孙众多,而如今弟弟贵为皇帝却只有几个孩子,元后好像也是抛下两个孩子撒后人寰,是的,历史仿佛还在重演,平阳长公主和当今圣上。
永瞻慢慢的走到前面来,低头看见自己的长姐虽然并没有老去却依旧是银丝数根,他猛地跪了下来,这世上最尊贵的男人跪在了他的长姐清河大长公主面前。
“姐姐。”
“是永瞻错了。”
“是我对不起你。”
第一句,他唤她姐姐,他把自己当做清河一母同胞的弟弟,他心里还有一丝微薄的亲情。
第二句,他直呼自己的名字,他自称永瞻,正如他年幼时,自识字开始,她长姐如母一般手把手教会他如何坐稳江山,那时候她唤他永瞻。
第三句,他说他错了,她反射性的皱着眉头,这是自己教出来了的皇帝,怎么能够说自己错了,他虽然做了许多与她意见不合的事情,但是他是君,她是臣,她服从他,包括在自己的丈夫的问题上,她愿意匍匐在皇权之下。
她看着他瘦弱的身子,明黄色的龙袍,披着的大袄,愈发显得他的消瘦,他的虚弱,这是她疼爱了多年,扶持了多年,尊敬了多年的弟弟。
她觉得好难过,她舍不得,她有些流泪的感觉了,这种感觉很多年都不曾有过了。
“永瞻。”她低低的唤了他一声。他却扑在她怀里哭了。
哭完之后。他们面对面跪着,他说他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但是自己的幼子也才十三岁,若是登基,亦是风雨飘摇,还请长姐照拂,这是托孤么?
她有些悲情。
“陛下,你知道对不起我,对不起我什么?你觉得长姐这一生幸福么?夫贤子乐?”
“陛下,你从来不知道,我最爱的人从来都是你,我唯一的弟弟,你考虑到了天下,考虑到你的孩子,甚至你考虑到了后宫,你却没想过,姐姐我心里难不难过?”
“陛下,清河曾经多想成为你的小妹妹,那时候就在想,要是你能够保护我,该多好啊?”
他磕了一个头。
“求长姐护彻余平安一生。”
“我记得弟妹才二十六。”
她也磕了一个人头,年轻的皇后即将成为太后,叫清河如何冒天下之大不韪?
“她会和我一起走的,她知道。”
他忽然有些凉薄的口吻。清河爬起来,离开了。
她有些彷徨的行走在皇宫的长廊上,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她清清楚楚的看清楚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她了解这里的每一寸风景,她所有的亲人都在皇宫里一一离开她,在这个世界上,她的父皇,母后,她嫡亲的弟弟都要离开她了,她离开了自己生长的土地,嫁到了别家,生儿育女,却再也不能回来了。
她也是在长廊尽头,见到了自己的那个小侄子和小侄女。
小侄女领着他站在风口。
常春藤蜿蜒盘旋着,路边的菊花开得很好,晚秋的风里两个孩子不知道站了多久,多半是他们的父皇嘱咐的,她想,自己的父皇冷心无情,自己的弟弟终归是对自己的子女有一丝情谊,也仅限于此。不然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去母留子的主意,皇后为了自己的母家的光荣,为了自己的儿女成为人中龙凤,成为皇帝公主愿意牺牲自己,皇后的母族为了家族与荣耀愿意牺牲皇后,皇后是自己当初为皇弟选的一个军中世家,但是性情温和,与皇帝也在一起十五年了,只是还抵不过江山。
她注视着那个十三岁的孩子,瘦弱无比。
她没有开口说话,可是她身上穿着超一品的礼服,她脸上是浓艳的妆容。
他们知道是她。
那个女孩子先跪下来了,她拉了拉男孩的衣袍想要让他跪下。
她知道这是未来的帝皇,自然是看出来了他不愿意,但是他愿意蛰伏。她很欣慰,她走上前去,她搂住了他,拉起了他的长姐平阳。
清河温和地说道:“孩子,没事的,姑姑会帮你的,会帮你得到这万世江山,只是姑姑有一个请求。”
她温和的鼓励的看着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抬起头来。
“姑姑,您说,您想要什么?本宫都可以给你。”
除了江山。
那是个干净的孩子,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他还相信他的姑姑,因为他的父皇对他说,“朕这一生谁都不相信,唯独相信朕这个长姐,没有清河姑姑便没有今日的你们。”
所以刘彻余做了他当皇帝之前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他想要讨好,想要笼络大长公主,也想要笼络她身后的安国公府。
再后来,先帝爷薨,先皇后伉俪情深一同仙去。
其他的王爷又开始蠢蠢欲动。
安国公带着三十万兵马镇守京幾,大长公主清河带着遗诏站在正午门昭告天下。
“太子刘彻余贤明有德,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安国公、林丞相、南阳王、卫青寿老将军为四大辅政大臣。
当年,安国公领兵出征。卫青寿老将军出征。
后五年,平阳公主为平阳长公主,享亲王俸禄。下嫁卫青寿长子卫仲卿。
卫青寿战亡。
皇帝娶妻陈氏。皇帝亲政。舒綄郡主出嫁卫仲卿。
安国公退出朝政。
此时此刻,清河长公主温和的问道:“平阳,你既然来了,为何还不坐下?”